三伏天洗澡有讲究 温养防湿气!“小暑大暑配资系统,上蒸下煮”。三伏天的热浪让人汗流浃背,洗澡成了每天的必需。杭州市拱墅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师金纳娟表示,三伏天洗澡需要注意方法,否则容易导致湿气入侵和阳气受损。
关于洗澡频率,中医认为在三伏天频繁洗澡会耗气伤津,增加湿气。建议健康成人每日洗澡一次,温水洗10-15分钟即可;户外工作者或运动员可每日两次,但避免用力搓擦;老年人则隔日一次,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。
洗澡水温也很重要。中医认为,三伏天人体毛孔大开,寒气湿气容易趁虚而入。如果满头大汗时立刻冲冷水澡,会使毛孔关闭,导致热邪湿毒郁闭体内,引起感冒、头痛和关节痛。建议用接近体温的38℃左右温水洗澡,微微温热的水能帮助舒张毛孔,促进排汗排湿,同时不损伤体表阳气。可以用温热水多冲淋后背,以微微发红为佳,有助于振奋阳气、驱散寒湿;脚部也要用温水彻底冲洗干净,避免寒从脚起。
洗澡时机同样需注意。饭后气血集中在脾胃助消化,此时洗澡易引起气血紊乱;睡前头发未干透也易引湿入体。因此,大汗后稍等10-15分钟,待汗收、心率平稳再洗;饭后至少间隔1小时再洗;不要空腹洗澡,以免增加低血糖风险;睡前应提前洗澡,确保头发和身体完全干燥再入睡。
沐浴露使用也有讲究。三伏天出汗多时,清水冲洗即可带走大部分污垢,过度使用沐浴露反而会破坏皮肤的天然防御系统。腋下、腹股沟、脚部等易滋生细菌的部位可用温和沐浴露清洁,其他部位用清水冲洗即可。健康成人每周使用沐浴露3-4次,老年人每月2-3次。成分选择应避免含SLS、SLES等强碱性成分的产品,优先选择氨基酸表活、APG表活或葡糖苷类温和配方。沐浴露在皮肤上停留不超过30秒,冲洗时用温水彻底冲净,避免残留。
洗后护理也很关键。洗完澡毛孔处于开放状态,此时是身体最脆弱的时候,要注意防风固表,养阳气。洗澡后应立即擦干,尤其头发、腋下、肘窝、膝盖窝、脚趾缝等容易藏水的地方。可以用柔软毛巾轻拍吸干水分,避免大力摩擦。洗澡后应穿好衣服再出浴室,不要立即进空调房,待身体自然干爽、体温稳定后再享受清凉,同时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身体。洗澡后5分钟内是锁水关键期,可以适当涂抹保湿产品,优先选择含神经酰胺、透明质酸的乳液或霜。也可以喝一小杯温水补充水分,避免立即喝冰饮,以免胃肠道血管收缩引发不适。
皮肤病患者如湿疹、银屑病需在医生指导下洗澡配资系统,通常水温不超过36℃,时间5分钟以内,避免使用任何清洁产品。
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